那不勒斯四部曲
作品与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四部小说于2011年开始陆续出版,随后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评论。其作者入选《时代周刊》所评的“当今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小说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四部依次出版的故事连续的小说组成。该系列小说以二战后意大利城市那不勒斯为背景,以20世纪60年代为起点,通过时间轴线,讲述了两个贫民区的聪明女孩从少年到青年、壮年、老年,共长达近60年的波澜起伏的生活、事业与情感故事。该系列小说成功的背后,不仅是因为作品细致入微的友情描写、鲜明的人物刻画,更因为其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跨越国界的深刻思想。
作者与译者
(1)作者
《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小说的署名作者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自称1943年出生于那不勒斯,她从1991年开始文学创作,但实际上Elena Ferrante是其笔名,其真实身份一直扑朔迷离。2016年有学者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费兰特的作品,认为她是一位那不勒斯教授,同年十月,又有一位记者从出版社相关的支付纪录调查后,推论费兰特是来自罗马的翻译家安妮塔·拉亚(Anita Raja),此后出版商及拉亚均未否认,但该记者的行为受到了其他作家的批评。
1991年,Elena Ferrante在给出版人Sandra Ozzola的信中写道:“书——一旦被写出来就不再需要它们的作者,如果它们真的足够好,它们迟早会找到自己的读者”。事实上,那不勒斯四部曲并非是Elena Ferrante的第一个系列小说作品,早在1992年、2002年,她就先后发表了《烦人的爱》、《被遗弃的日子》两部作品。从2011年开始,她连续四年,以每年一部的进度,连续发表了四部小说,这四部故事连续的小说组成了人们所称的《那不勒斯四部曲》。2017年5月26日,神秘的Elena Ferrante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书面采访,对读者的提问进行了比较平淡的回复。那不勒斯四部曲取得成功后,2019年9月,意大利出版社Edizioni E/O曾发推文宣布11月7日会发行Elena Ferrante的一本新书,截至目前尚未有进一步的消息公布。
(2)中文版译者
《那不勒斯四部曲》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中文版译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意语文学教授陈英,该系列小说的翻译共花了三年时间,译者的女性身份,让文中能处处体味到她翻译的精妙。2019年4月13日,陈英在出席上海的一个读者活动日表示,尽管费兰特不喜欢接触媒体,但费兰特将她和读者、编辑及当代作家的通信编成访谈集《碎片》(Frantumaglia),表示“书里的交流都非常有深度”,这本书也将推出中文译版。
已有的评价
本书的中文译者陈英女士认为作者无意强调太多的阶级提升这种“低俗”的问题,更多的是想讲女性的意识觉醒,以及摆脱低俗[5],我也认同她的观点。进一步看,我始终觉得小说具有更深层的寓意,一部小说离不开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既然作者有“淡化作者,让作品成为作品”的勇气,再回想小说中的故事,除了日常琐碎,以及两个人物“悲欢离合”的小我,更多的是大篇幅对社会观念的冲突、社会群体矛盾、斗争、社会平等意识等的“大我”背景描写。隐含着对城市兴衰规律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矛盾、贫困根源改造的探索。因此,我决定从宏观社会、微观个人两个层面来分析探讨这部系列小说。
2.宏观意义 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如前文所说,我个人偏向从宏观社会和微观个人两条主线去看待这本小说,由于本文宏观社会层面的解读篇幅相对较少,我想先从宏观角度开始谈。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作为西方文艺复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意大利有着灿烂、辉煌而悠久的文化与艺术历史,比如,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充满艺术人文气息的罗马、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 ,以及本身就有着悠久思想、哲学传统,以及文学沉淀的那不勒斯。然而,就像莉拉跟莱农三女儿伊玛讲的一样,历史上,那不勒斯经历了和平与战乱的历史循环,二战后贫困混乱的那不勒斯边缘城区,传统文化夹杂着高利贷剥削、贫穷、暴力等,塑造着没有希望的历史循环。
60年代的欧洲,正是结束二战后的建设时期,那时的欧洲,社会矛盾突出、政治思想活跃。社会主义等思潮逐渐涌现,资本主义正在社会主义思潮的压力下进一步步入“福利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广泛存在着对改善社会的讨论。从社会角度来讲,构建平等、和谐、没有剥削的社会环境,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越是落后的地区,往往越是容易被人放弃,社会的苦难与秩序失衡需要人来拯救。
如何拯救?要么跳出贫民窟、要么改造贫民窟是人们的两种选择。两种方法中,仅仅跳出去而忽视了问题和目的,或者仅专注于问题和目的,都是片面的,不够完整的。
因此,跳出去和扎根问题本身,需要结合,才能更好的去完善,建设。通过教育,年轻人可以“走出去”,找到方法和力量,回来改造社会,阻止悲剧的重演。
出生于那不勒斯边缘城区贫困破败环境中的莉拉和莱农,受困于现实,在不能同时学习进步时,莉拉就成了牺牲者,成了扎根问题的执着、勇敢、不妥协的价值观,以及支撑莱农前进和回归问题的精神引导。莱农则成了莉拉受困于现实中宏大理想的,亦是艰难曲折的实践者。因此,可简单的理解为:莉拉就是实现理想的价值观,是精神;莱农是方法论,是实践。
2.1 社会意义层面理解的人物隐喻解读
从隐喻视角理解,整个故事中,索拉拉家族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它们不会死亡,那个记录着剥削高利息的“红本本”只会有一个家族传到另一个家族,这里的“红色”可进一步隐喻阶级内斗和残酷血色剥削。老艾罗塔代表的是权贵阶级,有着无限的地位、话语权与力量,众人攀附巴结,但他的教授儿子彼得罗却看到其中的虚伪而深感厌恶。尼诺代表的是表面美好的极端自由主义,它看起来很迷人,它借用一切力量扩散而后将其抛弃,一切只为自己,空谈不负责任,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你看莉拉、莱农都曾为他丢了魂,小孩子也喜欢他,异性也喜欢他,甚至学者彼得罗也喜欢他。帕斯卡莱代表的是有着执着信念与行动力的共产主义斗士,可怜的是他被人们寄予希望的,由利益集团制定的“法律”判进了监牢,原处于上流阶层的“叛逆者”瞬间把所有的罪行都推脱到了他的身上,他没有发声,他成了理想主义的勇敢牺牲者,但莉拉、恩佐这些朋友会怀念他、去看望他。莉拉代表的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天赋异禀、永不妥协、追求完美社会的精神;女儿蒂娜是莉拉寄予厚望的、美好的理想社会。莱农代表的是虽非异禀天赋,但一直幸运、努力,一直在通过人生体验不断觉醒的人,是拥有高贵理想和坚毅精神内核支撑下的改变社会的行动者,也是众多保留着自我探索和觉醒意识的本书的“读者”。
2.2 社会意义层面的故事解读
《那不勒斯四部曲》连续的四部小说故事既宏大又细腻,有对生活细节和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有对社会的浓墨重笔。从偏宏观的社会学角度看,若挑故事主线来说,整个小说中,《我的天才女友》是种下方法论的种子,讲的是社会改良意识的启蒙;《新名字的故事》讲的是莉拉与诗特凡诺跨越阶级的悲剧婚姻,商业利益对人的物化和劳动的剥削,具体体现在那双冠有两个名字的鞋店以及在市中心的豪华鞋店;《离开的、留下的》讲的是莱农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人们对自由的探索,尼诺这个极端自由主义思想的“伤害”、重回那不勒斯,是实践对莱农这个探索者的成长与觉醒启发;《失踪的孩子》则讲的是当代社会面临的新冲突、新危机、新挑战,蒂娜这个刚成长起来的美好社会希望的悄然失踪,留给人们继续去寻找。
结尾最后一部《失踪的孩子》中。当代表索拉拉、布鲁罗的剥削者被杀死后,看似旧的矛盾解决了,可尼诺这个不负责任、不切实际的极端自由主义又回来了,种族矛盾、暴力毒品又开始泛滥、阶层又开始固化,人文关怀渐行渐远。导致了美好的、小小的蒂娜的失踪。曾今人们向莉拉打招呼的短暂祥和、舒适的街区陷入另一种自私自利、背叛的混乱。蒂娜的失踪意味着共同价值观、秩序、人文与希望的消失。是垄断资本主义索拉拉带走了蒂娜吗?还是莉拉和莱农因短暂的疏忽,将蒂娜们全部交给极端自由主义尼诺导致的?
在这个层面,集智慧与美丽于一身的女儿蒂娜的消失,让天生勇敢坚毅、无所畏惧的莉拉失魂落魄。蒂娜是谁?她是母亲莉拉内心巨大的理想,没有巨大阶级差异、没有贫穷、没有背叛、没有隔阂的美好世界。母亲莉拉希望蒂娜除了有自己出生底层的智慧领悟,也有莱农阿姨的科学方法论,能接下莱农手中接力棒。不是吗?你回想,她也确实被媒体照片拍成了莱农的女儿,莉拉甚至拿她想跟莱农的小女儿换,希望她是自己和莱农的更有力量的结合,蒂娜是未来社会希望啊!所以蒂娜短暂的出现后,在莉拉和莱农的片刻忽视中消失了,她只是巧妙地失踪了,而不是离世了。如果蒂娜离世,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希望就可谓终结了!
莉拉呢?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救赎”,当莱农离开那不勒斯,定居都灵后,莉拉“自我删除”般的消失是对不完美的人生的重新思考。小说结尾,莱农回那不勒斯不断地寻找莉拉,代表莱农放下了自内心与莉拉的攀比与成见。结尾两个娃娃的完整出现,是对“引领象征物”所指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相互谅解。其中,有莱农对自己一生“后知后觉”、幸运生活的释怀,也有莉拉对莱农不顾反对发表的《友谊》的价值确认。娃娃的出现,除了二者共同价值的相互认可与确认外,也预示着对完整意义的肯定,以及完美未来社会的可能。
对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难免带着个人色彩去理解。也许会有部分读者认为我前文的偏向社会意义层面的解读看起来有些过于隐喻、牵强,但作为一本知名文学作品,我觉得有保留这种解释,留下讨论空间的必要。
3.微观意义——自我觉醒与永恒友谊
微观层面,作者更多的从女性视角讨论女性自我的觉醒,女性地位、婚姻制度与爱情、友情。整个小说故事很多,若是挑故事主线来说,《我的天才女友》是掺杂着关怀、依恋、嫉妒、攀比的复杂友谊的开始,痛并快乐的少年青春生活,改变命运的渴望,文学的种子,也是女性平等独立思想的启蒙;《新名字的故事》讲的是莉拉与诗特凡诺的悲剧婚姻,商业裹挟下妥协的“双冠名”鞋店,以及她与尼诺的故事、莱农的毕业与出书,是理想与现实的初步冲突;《离开的、留下的》讲的是莱农的婚姻,以及与尼诺的婚外情,莉拉和恩佐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莱农再次与莉拉在那不勒斯的生活,也是莱农对自由激情的探索觉悟过程;《失踪的孩子》则讲的索拉拉家族、尼诺的先后离开,以及蒂娜的诞生与突然走失,莱农离开以及隐藏着的友谊的“重逢”与价值观与行动的统一。
3.1 女性自我觉醒的矛盾。
很多人会问,假如莱农不离开彼得罗,自己将获得丰富物质生活,良好的社会地位。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表面的所谓“阶级提升”观念,所谓的阶级提升并不是是真正的自我觉醒。要知道,比萨高等师范学院名校第一名的成绩和一本心怀忐忑的书是莱农踏入了艾罗塔家族的起点,但婚后,莱农一方面希望找到除了生育和家务之外的自我存在价值,另一方面面临着阿黛尔的不断催促,这种压力使莱农变得紧张(简单而言,莱农面临着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发展自己事业的冲突难题)。这里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中的耗费,更重要的是她没有那个因自由、生命激情带来的灵感了,彼得罗对莱农写作时的那个自我的“莫不关心”、生理激情的平淡无味,把莱农推向了与具有矛盾色彩的初恋“尼诺”的婚外情(这一方面体现了莱农作为常人的“既难以彻底逃离又初具自我意识的勇敢”的复杂性,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这时,莱农的写作确实得到了很好的产出,这一次是激情给的;但很快尼诺离开了她,她搬到了莉拉旁边,写作事业再次上了新台阶,这一次是友情给的。
(1)莉拉的觉醒。莉拉的觉醒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深度植根于问题事实的,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勇敢,直击本质的。她为了成全家庭意愿而与诗特凡诺的错位婚姻,与情人尼诺的勇敢,与恩佐的坚决,每走一步她都很冷静。甚至她的智慧对尼诺、恩佐都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有人也会问,为什么壮年的莉拉、恩佐没有逃离那不勒斯呢?因为在莉拉看来,独自搬迁到一个地方的阶层跨越是**“**低俗**”**的,所以找到自我、去改变、去启蒙、去关怀才是更高的觉醒。切身的苦难经历为莉拉带来了深刻的女性觉醒、个人价值觉醒意识,她知道问题的本质性,她认为自己和莱农有这个使命,她怕莱农忘记了,所以他总是把莱农“推走又拉回”那不勒斯,她要用自己和莱农的力量,用“勇敢、智慧、爱和担当”,填满家庭、邻里、社区,从本质上去改善现状、让身边的人都过上好的生活。当然,狭隘地讲,这当中,莱农的光芒有时候也会让莉拉感到嫉妒,增添了更多的无力感,也正是她的这种命运式的坚守,使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成为苦累生活的承受者。
(2)莱农的觉醒。与莉拉相比,莱农的觉醒仿佛有更多的“后知后觉成分,并同时带有一部分的迟钝、反思的色彩”,所以即便有尼诺跟莉拉的先例,莱农还是“毫无顾忌地”选择了出轨尼诺,更选择“荒唐地”生下孩子,因为看不到尼诺的本质,更没有莉拉的勇气,导致自己被尼诺拖入泥潭。莱农对莉拉说**“**爱情不仅仅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其实是她对爱情本质的一种模糊自省,这刚好跟之前莉拉**“**我的直觉告诉我最好别这样做**”**的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婚姻、自由爱情、友情…每一段经历都是莱农自我觉醒的过程,虽然看似“慢半拍”。莱农一直承担莉拉思想的实践,去实现她们共同的文学改造社会的梦想。
总结而言,莱农和莉拉是两种交叉的觉醒模式。莱农需要生活的教训与指导来后知后觉地发现自我,而莉拉天生就有亦或至少有更直觉的觉醒。莉拉更像理想人格目标,莱农更像生活中的大多数。
3.2当代婚姻的启示
莉拉的不幸宗教婚姻让他难以摆脱诗特凡诺,选择现代婚姻的莱农则可以选择平静的自由离婚追寻爱情,这是一大进步。过去同性恋爱成为禁忌,如今逐渐被包容,同样是一种进步。但今天就没有矛盾了吗?不幸福的婚姻和爱情的本源是什么?我想第一层是基于物质的阶级差异,第二层是自我认知和自我建立的缺乏。在需要物质投入和自我追求的婚姻生活中,从根本上构建幸福婚姻需要解除物质障碍和自我认知的不足。
我们不排除和谐的生活和感情是婚姻的基础,但本质而言,婚姻是一种自愿权责共同体,是基于相互信任的合伙生活,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换言之,在个人主义视角下,难有一般意义上的完美婚姻。在依靠稳固的家庭关系形成代际传递模式下,婚姻一定是理性的,婚姻的幸福一定是需要双方多付出的。
3.3 真实的友情
小说中,莱农和莉拉的友谊真挚却不可爱、不温馨、不完美,但这才是抛开表象后,最真实的友情。因为亲密的友情是陪伴、支持、温暖,具有高尚的精神属性,又难以摆脱人对个体自我追求产生的嫉妒、攀比,如莉拉与莱农的攀比、学习较劲。小说中充满了女性视角下的细腻笔触,将人们内心不敢说、不愿意说的感受、心理活动借用文字大胆地呈现了出来。这种真友情和大理想的结合,构筑了全文复杂交错的故事。
3.4 微观层面的人物角色解读
(1)尼诺是自由与激情的代表
尼诺,是自由与激情的代表,是一个本能欲望层面满意生活的支点,是点燃莱农继承莉拉愿望继续优秀、继续通过文字为改造社会贡献力量的火种,但也是使她稳定婚姻陷入泥潭的导火索。尼诺的放荡不羁、滥情证明了激情具有内生的尝鲜冲动(这个词是我临时发明的),且存在“永无止境”的天然属性。也证明了其与传统婚姻制度、观念的内在冲突。
(2)彼得罗是责任婚姻角色的代表
彼得罗虽然是知识分子丈夫,但在婚姻关系中也存在给妻子角色化定义的观念遗留。他既不感兴趣,也不肯定莱农的写作成果(这表面上是兴趣方向不同,也隐藏着基于知识地位差异的偏见),但由于教育和成长原因,他保持着单纯、担当、执着于信念的理性。给了莉拉和自己后代跨越阶层的机会,莱农与彼得罗的婚姻间接代表了缺乏激情、缺乏相互理解,但外表体面的“婚姻”生活。
(3)诗特凡诺是利益婚姻的角色代表
诗特凡诺看中的是莉拉的才华、智慧,他本质上是个内心缺乏善良、唯利是图没底线的人,他与莉拉精神追求也不在一个层面,他与莉拉的婚姻恰恰是盲目跨越阶级的功利婚姻的典型代表,这种功利婚姻虽然短期内提升了弱势一方的家庭地位,但背后是以远期巨大的矛盾冲突和个体牺牲为代价的。
(4)莉拉是具有天赋觉醒,具有改造现实世界的勇敢精神代表
莉拉天资聪明,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迫于家庭压力,她选择了16岁就早早成婚,在传统宗教婚姻和观念禁锢之下,莉拉既不满足于婚姻中家庭主妇角色定义,也没能在夫妻生活中获得满足,还要在原生家庭和婚姻裹挟中被带进世俗化生活,不幸的婚姻让她选择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婚外情,失败的婚外情让莉拉陷入了长辈们的恶性循环,幸运的是意志坚定的恩佐的坚定支持与陪伴。莉拉作为和莱农之间的那个牺牲者,面对命运,她永远怀抱期待,不相信眼泪,永远坚强。她利用自己聪明、智慧,以及有限的资源、条件永远而执着地努力改变,他的天资让她在电子技术方面获得了成功,通过帮助街区,获得了广泛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实现,并继续为彻底解除这座城的问题根源不停战斗。莉拉的女儿蒂娜则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女儿的失踪,把莉拉推向了痛苦深渊,她在读书和痛苦中寻找女儿,最后选择了消失,又与莉拉重逢。
(5) 莱农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学习型“觉醒”者的代表
莱农和莉拉的结合源于两个人内心走出那不勒斯的梦想,莉拉是在命运二选一情况下,承载着二者文学梦想向外探索的实现载体角色。她寄托了莉拉的文学梦想(能通过自己的力量,用优秀作品改变自身命运,同时改造家乡,拯救家乡那不勒斯)。与此同时,莱农是两个亲密好友中不自信、不勇敢,但又幸运的那一位,她不仅得到了开明的父亲和老师的支持,也得到了莉拉的鼓励、引导与支持,她就像注入了莉拉灵魂力量的莉拉的身体延伸。
莱农一生中,买书、一起写书、考上名校比萨高等师范学院、完成看的似夸张的“沙滩第一次”、嫁入豪门成为“阔太太”、离婚、回那不勒斯定居,每个节点都仿佛有莉拉的刺激、影响,莱农也在这些生活的“历练”中逐渐启蒙。在完成了《友谊》后,莱农选择了离开,等待着与莉拉的晚年重逢。
4. 微观层面的小说故事主线
4.1 全文故事主线
从文章主干上看,布娃娃是友情的开始,扔掉布娃娃是启蒙的开始,归还布娃娃是双方期待的淡化,是和解友情的珍藏。故事线为布娃娃蒂娜——《小妇人》小说——《蓝色仙女》——彼得罗——尼诺——蒂娜是对莱农的启蒙过程。归还布娃娃表示莉拉想通了(早在之前,尼诺的那句“你看吧,莉拉想清楚了,会出现的”为莉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相互谅解团聚了。
4.2 归还——与莉拉相聚
对于小说结尾的这个“归还”,如果正序看,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失望等待悲情剧,但我反复看了文章结尾,发现,小说很巧妙的用倒叙的方法埋了彩蛋,悲情其实是欢喜。
晚年的莱农“比期待自己的子女还期待莉拉”。莱农收包裹、在空旷的楼梯间失声痛哭、见面期待都发生在昨天上午,是“昨天”收到这个布娃娃没有写任何邮寄信息放在邮箱上,这表明娃娃并不是通过邮寄送达的,而是莉拉本人亲自放的。
为什么?因为随着莱农不顾反抗出版《友谊》,不仅意味着新力量的种子已经种下,也意味着莱农决定跟过去“矛盾的友谊”做一个告别,因此莉拉“拿走布娃娃启蒙莱农”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布娃娃可以归还了,“比世界还大”的纯粹友情回来了,过去的攀比与较劲、子女的养育之困都没有了。所以,老年的莉拉离开了那不勒斯,来到都灵。她看到莱农过着天天去报刊亭和拉布拉多犬陪伴的孤独生活。决定去报刊亭买了报纸,包上娃娃,放在了她的邮箱上,仿佛告诉她,莱农,我来跟你一起生活,你觉得如何? 所以才有了今天,“我”(莱农)坐在阳台上等莉拉的倒叙结尾。
真的是相聚吗?是,依据就是结尾处“过去的生活没有凸显出来,而是陷于黑暗,我想现在的莉拉是那么清晰”、“进入老年,她开始过上另一种生活,年轻时别人不允许她过的,她自己也不愿意过的生活”的表述。
5. 分析与评论总结
文至末尾,我想再深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解读和评价这一系列小说。那不勒斯讲了什么?可以认为:
微观视角下讲的是个人生活的差异。莉拉和莱农的出生相似,婚姻相似、婚外情相似,奋斗目标相同,都面对这“逃离那不勒斯”的理想。但由于教育机会的差异,莱农获得了更强的表达力量,相对好的生活,自己可以选择到处行走,做自己爱的事业,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子女也因为上层社会的条件基础(知识分子前夫和抚养费和对子女的影响),获得了阶层跨越。相反莉拉则只能在那不勒斯扎根创业,为了生活跟小商人们整日相处,自己一直在为家人、朋友,为别人而活,没有自我的空间与享受。因为繁忙的工作错失了对儿子的教育,又不幸失去了女儿。这是一种对比下的“悲痛”。
中观视角下讲的是个人自我的觉醒的差异。贫困、传统落后的社区,让莉拉和莱农从小就意识到了婚姻、学习上处处所反映出来的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莉拉作为可以在思想上、智力上、勇气上可以和男性抗衡的觉醒者,他带着对称的悲剧色彩,一直引导着莱农,通过持续的努力、不断的人生体验,获得对女性自我价值、爱情、人生本质的觉醒。莱农是众人可见的、通过双手输出的力量无穷的文字的代表,莉拉是经历默默承受的、痛苦孕育出来的深邃思想与精神的代表。所以莉拉总想着把自己“删除”,这又是一种痛的对比。
宏观视角下讲的是人文社会价值觉醒的差异。历史上,社会的不平等,阶级差异一直循环出现。莱农选择直接跨越阶级,选择“离开”,即便不是逃避,也是个人的、自私的、低俗的。而莉拉即便自己命运悲催,但她从未放弃、也未低头,她想到的是通过不断的深入了解那不勒斯的所有历史和问题,“扎进”工厂、创业、图书馆、现实,去直面问题本质,一个一个去拯救。她领悟到了解决阶级差异的本质是去“改善”,而不是“逃离”,她鼓励莱农的远走和重回,都是她要与莱农合力的必然。所以,莉拉代表思想、人文关怀、大爱的“价值观”,莱农代表不断反思探索的、科学的“方法论”。
整部小说,从微观到宏观、都夹杂着莉拉和莱农相互的妒忌、攀比,又无比真挚动人的友情。莉拉和莱农是互补的一个整体,无论各自的阶级、各自的觉醒方式,甚至各自代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无所谓高低,都是为了服务启蒙、觉醒、改善的。所以,到了晚年,双方都发现过去半个世纪的奋斗中的分歧是不足挂齿的,《友谊》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才有了两个娃娃的“归还”。与此同时,这种归还与和解,也是莱农和莉拉的个人完整自我的构建。
莉拉和莱农6岁到60岁的人生,都写入了莱农的文学作品,不仅完成了对家乡那不勒斯的社会思考启蒙和传承,也以此为基点,将思想光芒和力量扩展到了全世界,影响了全世界的人。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虽然采用了女性视角,有着很强的女性启蒙和觉醒的象征意义,但它不应该局限于女性,它的范畴可以扩展到所有具有独立人格的无关性别的人类个体。与此同时,在作者细腻的心理、故事描写中,隐藏着伟大社会理想的思考,透漏着真实与人文力量,它启迪读者,既要从个人层面,也要从社会层面去追求平等、和谐、自由、优美的未来,在个人身上完成小我和大我的统一。那不勒斯四部曲,称得上“写实和思想启蒙”的另一种新高度!